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主厂房1#
1.1、检测鉴定目的:
本公司受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委托,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主厂房1#1-26/H-M轴进行结构鉴定评估。
1.2、检测对象: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主厂房1#1-26/H-M轴;
1.3检测方法:采用常规检测仪器以及常规检测方法,依据国家现行规范标准以及委托方提供的设计图纸、工程施工资料等对房屋进行现场检测并对结构现状做出评估结论;
1.4、根据委托方指定部位以及检测要求内容进行勘验
1.4.1、平面轴线测绘;
1.4.2、地勘、桩基资料审查;
1.4.3、地梁裂缝宽度及损伤查勘;
1.4.4、地梁承台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钢筋配置抽检、桩基开挖查勘;
1.4.5、4-10/K轴基础周边情况调查;
1.4.6、钢柱垂直度、钢梁挠度、钢柱轴线距离抽检;
1.4.7、同列相邻两柱间行车梁顶面高差检测、行车梁跨中垂直度抽检、同跨间任意一截面道行车梁中心跨距;
1.4.8、钢构件截面尺寸、防火涂料厚度抽检;
1.4.9、钢结构施工工艺及连接构造缺陷查勘钢结构构件支撑系统构造连接查勘
1.4.10、钢结构构件焊接工程资料复查
1.4.11、钢柱变形资料复查
2.1、《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2020
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2.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784-2013
2.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2.6、《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2.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
2.8、《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621-2010
2.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
2.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委托方提供的图纸、地勘、桩基资料,经现场实物勘察、实物检测的相关数据及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等。
层次 | 鉴定 对象 | 等级 | 分级标准 | 处理要求 |
一 | 构件 | a |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安全 | 不必采取措施 |
b | 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的下限水平要求,不影响安全 | 可不采取措施 | ||
c | 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影响安全 | 应采取措施 | ||
d | 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已严重影响安全 | 必须及时或立即采取措施 | ||
二 | 结构系统 | A |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不影响整体安全 | 可能有个别次要构件宜采取适当措施 |
B | 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的下限水平要求,尚不明显影响整体安全 | 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 | ||
C | 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影响整体安全 |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
D | 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安全性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安全 |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
三 | 鉴定 单元 | 一级 |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不影响整体安全,在目标使用年限内不影响整体正常使用 | 可能有极少数次要构件宜采取适当措施 |
二级 | 略低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仍能满足结构可靠性的下限水平要求,尚不明显影响整体安全,在目标使用年限内不影响或尚不明显影响整体正常使用 | 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应采取措施、极个别次要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
三级 | 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影响整体安全,在目标使用年限内明显影响整体正常使用 | 应采取措施,且可能有极少数构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
四级 | 极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已严重影响整体安全 |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
编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 编号 | 出厂编号 | 状态 |
1. | 全站仪 | RTS112SR6 | B-161 | A05240 | 正常 |
2. | 数字回弹仪 | BY2012HT/S | B-352 | HT-19101175 | 正常 |
3. | 一体式钢筋扫描仪 | HC-GY61T | B-102 | 1141803256 | 正常 |
4. |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D2 | B-047 | 1076675 | 正常 |
5. | 碳化深度测量仪 | HC-TH01 | B-363 | 13619080916 | 正常 |
6. | 钢直尺及钢卷尺 | 1000mm;5000m | C-136;C-143 | / | 正常 |
7. | 超声波测厚仪 | GM130 | B-173 | HF:1343998 | 正常 |
8. | 钢结构防火涂料测厚仪 | (0-15)mm | B-591 | 2001009 | 正常 |
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主厂房1#,位于宁波市鄞州区。该建筑物现状主体结构为单层钢结构。
该建筑物立面为南北方向,为门式刚架轻钢结构,纵向26柱距,开间距为7500mm,横向4跨,跨度为29000mm+33000mm+36000mm+32000mm。
建筑平面呈矩形,最大外形平面尺寸为187.50m×131.8m(长×宽),总建筑面积约为25000m2。檐高为14.2m,脊高为17.6m。
本次检测仅对主厂房1#1-26/H-M 轴区域检测评估。对7/K-8/K轴产生的偏移原因进行分析。
屋面:变截面H型钢梁+C型檩条+双层保温板;
基础形式:φ600钻孔灌注桩,柱下承台;
建设单位: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方提供建筑结构施工图纸、检测记录,房屋地质勘探资料、以及相关施工监理、维修记录等工程技术资料。
依据委托方提供的由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地勘报告(工程编号2018-k-035)描述如下:
现将各土层岩性特征由浅至深分述如下:
①-1层:素填土(mlQ)
杂色,松散,稍湿,主要以块石、碎石夹少量粘性土为主,碎石粒径一般2cm~20cm,块石粒径一般20cm~40cm,局部粒径可达50cm以上,为人工近期填筑而成。该层整个场地普遍分布,层厚2.70~0.40m,层顶标高3.18~1.25m。
①-2层:冲填土(mlQ)
灰黄色,松散,饱和,主要以粉细砂为主,夹粉土及粘性土,为人工近期吹填而成。
该层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具中等压缩性,该层地基土遇水后强度骤减。层厚2.30~0.50m,层顶埋深2.70~0.40m,层顶标高1.72~-0.08m。
②-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2)
浅黄灰色~灰色,流塑,饱和,厚层状,粘塑性较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夹粉土团块或条带,土面稍光滑,土质不均,局部为软塑状态粉质粘土。
该层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层厚4.10~0.30m,层顶埋深4.00~1.90m,层顶标高0.59~-1.25m。
②-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2)
灰色,流塑,饱和,薄层状为主,粘塑性较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微层理发育,层间夹粉土或粉砂薄膜,局部见贝壳碎屑,土面稍光滑,土质不均。
该层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层厚11.20~5.00m,层顶埋深6.40~2.70m,层顶标高-0.11~-3.99m。
②-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mQ42)
灰色,流塑,饱和,厚层状,粘塑性稍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夹粉土、粉砂小团块,土面光滑,土质不均,局部变为淤泥质粘土。该层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具高压缩性。层厚14.50~7.40m,层顶埋深14.80~10.30m,层顶标高-7.71~-12.21m。
③层:粘土、淤泥质粘土((mQ42)
灰色,流塑,饱和,鳞片状,韧性及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偶夹少量腐殖质,局部夹粉粒细条及贝壳碎片,土面有油脂光泽,土质不均。部分为软塑黏土。该层在场地西侧缺失,其它地段基本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差,高压缩性。层厚17.00~1.00m,层顶埋深26.80~20.70m,层顶标高-18.05~-24.22m。
④-1层:粉质粘土(al-lQ32)
灰绿色,灰黄色,可塑,厚层状,粘塑性一般较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夹杂色条纹及铁锰质斑点,局部含粉粒夹少量粗粒砂等粗颗粒。该层场地局部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等压缩性,厚度变化大。层厚19.00~0.40m,层顶埋深39.20~20.50m,层顶标高-17.74~-36.75m。
④-1a层:圆砾(al-lQ32)
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碎石粒径一般2cm~5cm,含量一般50%~70%左右,角砾粒径一般0.2cm~2cm,含量10%~20%,中粗砂充填,粘性土含量10%~20%左右,土质不均。局部为砾粉质粘土。该层整个场地大部分地段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好,低压缩性,厚度薄。层厚4.50~0.20m,层顶埋深40.20~26.30m,层顶标高-23.65~-37.75m。
④-2层:粘土(mQ32)
灰色,软~可塑,厚层状,粘塑性较好,韧性及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变为粉质粘土,土面稍光滑,土质不均。该层整个场地部分地段分布,物理力学性质稍差,中高压缩性。层厚16.10~0.70m,层顶埋深43.30~30.50m,层顶标高-27.86~-40.85m。
④-3层:圆砾(al-plQ32)
灰色,中密,厚层状,碎石粒径一般2~5cm,大者可达8cm以上,含量一般20%~35%左右,角砾粒径一般0.2cm~2.0cm,含量30-40%左右,中粗砂充填,夹少量粘性土,土质不均,局部颗粒变细,变为碎石。该层部分地段分布稳定,主要分布在场地西部及南部,物理力学性质好,低压缩性。层厚7.50~0.30m,层顶埋深52.50~32.00m,层顶标高-29.05~-50.03m。
④-3a层:粉质粘土(mQ32)
灰色,软~可塑,厚层状,粘塑性稍好,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土面稍光滑,土质不均。该层仅在ZK112、ZK178、ZK183、ZK219,呈透镜体状分布于④-3层中,物理力学性质稍好,中压缩性。层厚2.00~0.80m,层顶埋深50.50~45.70m,层顶标高-43.06~-48.03m。
⑤-1层:粉质粘土(al-lQ32)
灰绿色~蓝灰色,可塑,厚层状,粘塑性一般,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夹粉砂团块或薄层,粘塑性变差,土面较粗糙,土质不均。
该层整个场地部分地段分布,在场地西北部缺失,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等压缩性。层厚11.20~0.50m,层顶埋深53.80~31.80m,层顶标高-29.09~-51.35m。
⑤-1a层:粉砂(alQ32)
灰黄色,灰绿色,中密,饱和,夹少量粘性土团块,土质不均,局部变相为含粘性土粉砂。该层场地分布不稳定,呈透镜体状分布于⑤-1层中,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层厚8.30~1.00m,层顶埋深53.40~38.00m,层顶标高-35.41~-50.96m。
⑤-1b层:粉质粘土夹粉砂(al-lQ32)
灰绿色~蓝灰色,可塑,薄层状,粘塑性一般,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粉粒含量较高,夹较多粉砂团块或薄层,粘塑性变差,土面较粗糙,土质不均。该层场地分布不稳定,呈透镜体状分布于⑤-1层中,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层厚5.40~0.90m,层顶埋深49.10~44.60m,层顶标高-42.01~-46.57m。
⑤-2层:粉质粘土(al-lQ32)
灰绿色~蓝灰色,可塑,饱和,厚层状,粘塑性一般,韧性及干强度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夹粉砂团块或薄层,粘塑性变差,土面较粗糙,土质不均。层厚5.70~0.30m,层顶埋深54.30~43.20m,层顶标高-40.64~-51.64m。
⑤-3层:角砾(al-plQ32)
灰色,中密,饱和,厚层状,角砾粒径一般0.2cm~2.0cm,含量50%~60%左右,碎石粒径一般2~4cm,大者可达5cm以上,含量一般10%~30%左右,中粗砂充填,夹少量粘性土,含量10%~20%左右,土质不均。该层场地局部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好,低压缩性。层厚4.00~0.60m,层顶埋深53.80~48.50m,层顶标高-45.94~-51.07m。
⑥-1层:粉质粘土(al-lQ31)
黄绿色,灰黄色,可塑,局部硬可塑,饱和,厚层状,粘塑性中等~较好,韧性及干强度中,无摇振反应,局部粉粒含量较高,土质不均。该层仅在场地西北角局部分分布,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等压缩。层厚3.40~1.10m,层顶埋深56.90~38.80m,层顶标高-36.35~-54.43m。
⑥-1a层:细砂(al Q31)
灰黄色,灰绿色,中密,饱和,厚层状,夹少量粘性土团块,土质不均,局部变为含粘性土砾砂。该层场地分布不稳定,呈透镜体状分布于⑥1层中,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中偏低压缩性,层厚5.20~0.90m,层顶埋深50.40~35.30m,层顶标高-32.73~-47.70m。
⑩-1层:全风化砾岩(K3r)
棕红色,紫灰色,原岩结构残存,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岩芯一般呈砂土状,全风化。该层主要揭露于场地的西北部,物理力学性质好,层面起伏大。层厚12.40~0.50m,层顶埋深50.80~22.00m,层顶标高-19.38~-47.98m。
⑩-2层:强风化砾岩(K3r)
棕红色,紫灰色,岩体破碎~较破碎,岩芯一般呈碎石状、砂砾状,碎屑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手掰折断或轻击碎裂,岩质软。
该层主要揭露于场地的西北部,物理力学性质好,层面起伏大。层厚9.90~0.50m,层顶埋深54.90~24.90m,层顶标高-22.50~-52.26m。
⑩-3层:中风化砾岩(K3r)
棕红色,紫灰色,岩体总体较完整,局部少量较破碎,中上部岩芯一般呈短柱状、柱状为主,少量为碎裂状,下部岩芯呈柱状为主,局部为短柱状,碎屑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面见铁锰质渲染,裂面一般60°~75°,锤击不易碎,岩质较稍硬。揭露层厚5.00~0.30m,层顶埋深55.70~26.00m,层顶标高-23.60~-53.06m。
本工程检测部位1-26/K-M轴均采用φ600钻孔灌注桩,桩长为30~49m,以10-3层中风化含砾岩作为桩基持力层;1-26/H-J轴采用φ500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4-10/K部位为钻孔灌注桩。
由委托方提供的桩基检测报告,本公司对其复核,桩基完整性基本完好,详细结论见下表;
检测内容 | 检测单位 | 报告编号 | 检测结论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45 | 本次检测桩数9枚,其中I类桩9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00.00%: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70 | 本次检测桩数10枚,其中I类桩9枚,约占检测桩数的90.00%;II类桩1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0.0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59 | 本次检测桩数16枚,其中I类桩14枚,约占检测桩数的87.50%;II类桩2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2.5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83 | 本次检测桩数13枚,其中I类桩11枚,约占检测桩数的84.62%;II类桩2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5.38%;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86 | 本次检测桩数10枚,其中I类桩1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00.00%:II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50 | 本次检测桩数12枚,其中I类桩12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00.00%:II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桩身完整性评价和桩身质量(低应变法) | 宁波弘宇检测有限公司 | HY-YZ-DDY190060 | 本次检测桩数23枚,其中I类桩23枚,约占检测桩数的100.00%:II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II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IV类桩0枚,约占检测桩数的0.00% |
本公司于2021年1月20日在现场对7/K、8/K轴桩基开挖查勘,开挖方向为7/K、8/K轴承台北侧,开挖深度约为承台底板下-1.500米处,露出承台、基桩顶部与承台及承台底板下连接部位约-1.500米长桩体部位,现场开挖查勘发现,基桩伸入承台中与其整体浇捣连接,其连接构造现状基本完好,桩体基本呈竖直状,并无明显倾斜、偏位、压曲、也无显著损伤,基桩基本位于承台竖向对中,经现场量测,基桩直径为605mm,类型为灌注桩。承台底部土体与承台也基本相贴,并没有脱离,桩周土体并无被基桩明显挤压迹象。仅8/K基桩与承台下轻微桩体破损
根据现场查勘条件,采用数字回弹仪(型号BY2012HT/S)随机抽样检测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混凝土强度推定参考值数据见下表(现场查勘条件有局限检测数量无法满足现行规范标准要求)。
混凝土抗压检验检测结果(回弹法)
序号 | 构件 部位 | 设计 强度 | 砼浇筑 时间 | 平均值(MPa) | 标准差(MPa) | 最小值(MPa) | 混砼抗压强度现龄期推定值(MPa) | 平均碳化深度(mm) | 砼龄期修正值(MPa) | 砼现龄期推定值达到设计值(100%) | |
1. | 地梁6-7/K | C35 | 2019.10.31 | / | / | / | 42.5 | 1.5 | / | 121.43 | |
2. | 地梁8-9/K | C35 | 2019.10.31 | / | / | / | 38.9 | 1.0 | / | 111.14 | |
3. | 地梁9-10/K | C35 | 2019.10.31 | / | / | / | 38.1 | 1.0 | / | 108.86 | |
4. | 地梁7-8/K | C35 | 2019.10.31 | / | / | / | 37.1 | 1.0 | / | 106.00 | |
5. | 承台7/K | C35 | 2019.10.31 | / | / | / | 39.1 | 1.5 | / | 111.71 | |
6. | 承台8/K | C35 | 2019.10.31 | / | / | / | 36.9 | 1.0 | / | 105.43 | |
备注 | 参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对混凝土检测数据分析计算,所测构件混凝土推定值为36.9MPa~42.5MPa,满足设计要求。 |
根据现场查勘条件,采用钢卷尺对地梁、承台截面尺寸进行抽检,检测数据见下表(现场查勘条件有局限检测数量无法满足现行规范标准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抽检结果
序号 | 构件部位 | 截面尺寸(b×h) | 偏差 | |
设计值 | 实测值 | |||
1. | 地梁6-7/K | 300×650 | 301×653 | +1/+3 |
2. | 地梁8-9/K | 300×650 | 304×653 | +4/+3 |
3. | 地梁9-10/K | 300×650 | 302×652 | +2/+2 |
4. | 地梁7-8/K | 300×650 | 303×652 | +3/+2 |
5. | 承台7/K | 3400×1600×1450 | 3403×1603×1453 | +3/+3/+3 |
6. | 承台8/K | 3400×1600×1450 | 3404×1604×1452 | +4/+4/+2 |
备注 |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中基础截面尺寸偏差为(+15,-10) |
混凝土构件钢筋主筋数量及箍筋间距抽检结果
序号 | 部位构件轴号 及名称 | 主筋(数量) | 箍筋间距 | ||
设计根数 | 实测根数 | 设计 | 实测 | ||
1. | 地梁6-7/K | 3 | 3 | @200 | @180 |
2. | 地梁8-9/K | 3 | 3 | @200 | @190 |
3. | 地梁9-10/K | 3 | 3 | @200 | @202 |
4. | 地梁7-8/K | 3 | 3 | @200 | @208 |
注:因现场检测条件限制,地梁实测钢筋数量为最顶部钢筋数量,箍筋间距为实测估读数据 |
根据委托方提供基础资料复核结果获悉,4-10/K轴承台南侧有设备深基坑,基坑深度14.80米,采用支护桩采用φ1100的钻孔灌注桩(桩长32.5m)和拉森钢板桩,止水帷幕采用φ700高压旋喷桩(桩长21.0m),旋喷桩与相邻支护桩搭接为200。工程施工距离4-10/K轴承台具体详见示意图。
基础:
开挖所检测桩基外观基本完好,局部存在略微缺失,桩基顶端与承台连接处无脱开,桩基本身基本竖直无歪斜。所检测混凝土地梁裂缝宽度存在超过0.20mm的裂缝,7-8/K、9-10/K轴地梁存在两侧贯穿斜向开裂,地梁现状损伤情况不满足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相关要求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后使用。
所抽检区域地梁承台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钢筋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
钢构件:
钢柱垂直度Y轴方向共检测49处,5处符合规范要求,X轴方向共检测35处,12处符合规范要求,总合格率为20%。28处远远超过规范限值,7/K、8/K轴Y轴方向倾斜竖直最大,超出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相关要求。
钢梁挠度共抽测8处,3处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为37.5%。
现场共抽测8处轴线距离,均远超规范限值要求,合格率为0%。以9/K-J轴为参考,8/K-J、7/K-J间的相对间距较大,可见7、8轴偏移相对较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相关要求。
现场同列相邻两柱间行车梁顶面高差检测,共抽检18处共有6处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为33%。行车梁跨中垂直度检测,共抽检18处共有2处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为11%,有6处大于6mm,远超出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相关要求。同跨间任意一截面道行车梁中心跨距共抽测10处,共6处符合规范要求,合格率为60%,8/K-J、9/K-J、12/K-J轴远超规范允许值,存在安全隐患,影响行车正常运行。
所抽检区域钢构件截面尺寸、防火涂料厚度均符合设计要求。
宁波XXXXXXX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主厂房1#(1-26/H-M)轴间综合评估结论如下:
基础地梁存在裂缝数量及宽度最大值超限值(0.30mm)的裂缝,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相关规定,所检区域委托方指定抽检K/4-10轴区间现状混凝土地梁裂缝所测宽度最大值超规范限值要求。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桩基检测报告及资料数据(沉降、位移数据),结合现场开挖查勘结果表明,地基基础现状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所检区域抽检混凝土地梁、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所检区域抽检承台混凝土强度、截面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
所检区域抽检钢构件(钢柱)垂直度、(屋面钢梁)挠度、钢行车梁顶面高差、行车梁跨中垂直度、同跨间任意一截面道行车梁中心跨距部分构件不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要求(具体处理意见可参考本报告第九节处理建议及附加说明)。
所检区域抽检钢构件截面尺寸偏差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所检区域抽检钢柱轴线距离、同列相邻两柱间行车梁顶面高差不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20以及现行规范相关要求,处理不当容易影响行车后续正常运行(根据本报告第6节第6.2.3条第4项、第5项表中内容需要施工单位对行车梁偏差进行调整,需符合相关规范允许值后方可正常运行)。
7/K、8/K轴钢柱轴线距离偏差较大原因分析:
1.根据本报告对K/7轴、K/8轴周边地基基础开挖检测结果表明,K/6-10轴间地梁俩侧面多处出现明显竖向、斜向对称贯穿裂缝,个别裂缝宽度超出《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相关规定限值(具体处理意见可参考本报告第九节处理建议及附加说明);
2.开挖单桩身可视部位发现K/8轴承台下部桩身顶(端部)侧面出现有效截面缺失,K/7轴承台下部桩身基本完好;
3.根据对K/7轴、K/8轴周边构件的垂直度、钢柱轴线距离偏差、同列相邻两柱间行车钢梁顶面高差、行车钢梁垂直度、钢梁挠度检测数据结果表明,其实测数值均体现为比其他构件实测数值偏大;
综上所述,K/7轴、K/8轴及周边构件的垂直度、钢柱轴线距离偏差数值较大与建筑物现状地质条件原因导致地基基础沉降变形影响致使其变形所致呈相应的因果关系,根据委托方描述但不排除造成K/5-10轴地梁断裂原因与重型车辆碾压原因,不排除造成K/7轴、K/8轴钢柱垂直度、钢柱轴线距离偏差数值较大原因来源于施工放线时的误差。
根据现场勘验以及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数据表明结构现状承载力、构件材料性能、构造及连接未见明显影响主体结构现状安全使用的特征,但局部结构构件存在变形现象(具体处理意见可参考本报告第九节处理建议及附加说明)。
1.对出现裂缝的混凝土地梁进行加固处理。
2.对钢柱垂直度、挠度超规范的构件进行观察使用或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使用。
3.为保障行车正常安全运行建议对钢柱轴线距离偏差数值较大轴(7/K、8/K)进行纠偏或其他行之有效的能保障行车运行方法处理后使用。
4.考虑该建筑物现状地处位置以及地基土特性,后续使用过程中应对行车梁进行定时、定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处理。
5.应保证该建筑正常状态使用,不得随意变更、改变结构及受力状态,不得超载使用。
6.房屋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损坏现象以及房屋改变使用功能应重新进行评定。
7.根据委托方提供的由浙江省岩土基础有限公司出具道观测数据显示,2020年11月26日至2020年12月02日期间钢柱位移、沉降趋于稳定,未见明显道位移与沉降。垂线距离也未见明显变化,结合考虑该建筑物地处地址条件特殊性,在一定时间内可继续采取相同措施继续观测使用。
8.以上处理建议仅供参考,具体处理及设施方案办法应根据设计单位及委托方论证处理意见为准。
您正在向检测专家团队咨询问题